首页

傲柔天下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9 20:10:13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22188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 王沪宁出席

11日,参访团一行参加了丰都名山朝山进香活动,观看了2024丰都庙会巡游。当晚,又共同见证2024丰都庙会开幕。在丰都名山,参访团成员与大陆同胞一起,为花莲地震中受灾的同胞祈福,也为两岸同胞祈福。

汉服达人西安体验国风露营“新风潮”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宣布停火表示欢迎。她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以色列和真主党停火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消息”,尤其是对于受到冲突影响的两国人民来说,黎巴嫩还将有机会加强内部安全与稳定。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二级巡视员杨永军表示,森林防火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学习森林防火知识,增强森林防火意识,不仅是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市民朋友守护自身安全、保护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实施

以“新时代 新汽车”为主题的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李强来到展馆,参观了东风、比亚迪、智己、极越、宝马、吉利、小米、赛力斯、小鹏等多家汽车品牌展区,察看参展车型和技术展示,与相关企业负责人交流,详细询问研发、生产、销售等情况。

策源新工科 共育新质生产力:北京论坛(2024)新工科专题论坛举行

“保障春运安全,对我们来说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车间副主任梁万志带队沿着钢轨一路精调到了乐昌。乐昌的大瑶山隧道群是他们精调的最后一段,也是要求最高的一段。列车行驶在京广高铁最长的隧道群,所产生的压力甚至会超过飞机飞行时的气压,钢轨之间哪怕是2毫米的误差,都会影响旅客的体验,甚至行车安全。

相关资讯
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牢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树立正确执政观。首先,必须认识到人民的事业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每一个党员干部既要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小我”融入造福一方的事业中,以“无我”精神勇挑重担,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其次,按规律和规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最根本的就是运用好群众路线,凡重大事项都应深入群众、深入工作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坚信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在工作中当老实人,做老实事,按照党规党纪、工作规矩老老实实做事,落实中央政策、满足人民要求不打折扣,凭真才实干创造业绩,牢记“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最后,运用法治方式认识和解决问题。法治是人民至上的重要保障,党员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是对人民最大的尊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提供了基本遵循。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不仅要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更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做到在法治之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